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

Plans are nothing; Planning is everything

因為星座運勢的文章連結
看到大人學的一篇文章
好PM也會是個好情人?談專案與愛情的4個特徵

對其中的一段話很有感
Plans are nothing; Planning is everything.
原來是艾森豪將軍的名言

動態調整的觀念、的確讓一些工作能力差的工作者很難體會
我過去不斷地用當下時點的損益分析來比喻
但同仁們似乎還是只能依據悟性來領悟
希望我能想出一個系統讓每個人都能領悟這件事



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

種樹-群聯

群聯(8299)


日期: 2017/12/12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 18% ( R > 15%)
ROE: 25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22% (< 80%)
NAV: 125.7

購買價格: 302

筆記:
平均成本為 (215-14+302)/2 = 251.5
以EPS 20 x 12 = 240 為基準購入
持股比例真的太高 (71.43%)
且單一持股佔了23%
算是相對高風險的投資
預計一年之後風險值可接受 (股利保守預估25元、成本降為226.5 < 240)

[反省]
我事後反省了這筆交易
存在一些我自己也無法解釋的"時機"
1. 淑價到了還會更便宜、但為何不是R=16%、R=17%進場? 我看的是300元的心理關卡?
2. Q4的確是讓我敢進場的原因之一、但2016/9買群聯時並非GDP最低點? 我是秉持P/E=12的原則進場?
3. 若以P/E=12來估計、EPS=20是高估? 且預測了明年(2018)? 即便要跟原有成本平均、也是等待明年價格為279元時為保守? (215-14+279)/2=240 -- 看中股利的想法相當危險! IRR才是正確的思考邏輯!
4. 持股比例的問題、我似乎是預支了明年的買股預算、並且單壓一支股票。明年GDP低點為Q1、所以時機即現在? 我操作了許多次"先買再補本金"的投資決定、2016/09時甚至持股比例高達八成、剛好搭上台、美股多頭。若反轉向下、因為都是閒錢所以我可承受、這是基本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