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

Plans are nothing; Planning is everything

因為星座運勢的文章連結
看到大人學的一篇文章
好PM也會是個好情人?談專案與愛情的4個特徵

對其中的一段話很有感
Plans are nothing; Planning is everything.
原來是艾森豪將軍的名言

動態調整的觀念、的確讓一些工作能力差的工作者很難體會
我過去不斷地用當下時點的損益分析來比喻
但同仁們似乎還是只能依據悟性來領悟
希望我能想出一個系統讓每個人都能領悟這件事



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

種樹-群聯

群聯(8299)


日期: 2017/12/12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 18% ( R > 15%)
ROE: 25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22% (< 80%)
NAV: 125.7

購買價格: 302

筆記:
平均成本為 (215-14+302)/2 = 251.5
以EPS 20 x 12 = 240 為基準購入
持股比例真的太高 (71.43%)
且單一持股佔了23%
算是相對高風險的投資
預計一年之後風險值可接受 (股利保守預估25元、成本降為226.5 < 240)

[反省]
我事後反省了這筆交易
存在一些我自己也無法解釋的"時機"
1. 淑價到了還會更便宜、但為何不是R=16%、R=17%進場? 我看的是300元的心理關卡?
2. Q4的確是讓我敢進場的原因之一、但2016/9買群聯時並非GDP最低點? 我是秉持P/E=12的原則進場?
3. 若以P/E=12來估計、EPS=20是高估? 且預測了明年(2018)? 即便要跟原有成本平均、也是等待明年價格為279元時為保守? (215-14+279)/2=240 -- 看中股利的想法相當危險! IRR才是正確的思考邏輯!
4. 持股比例的問題、我似乎是預支了明年的買股預算、並且單壓一支股票。明年GDP低點為Q1、所以時機即現在? 我操作了許多次"先買再補本金"的投資決定、2016/09時甚至持股比例高達八成、剛好搭上台、美股多頭。若反轉向下、因為都是閒錢所以我可承受、這是基本優勢。


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

種樹-正新

正新(2105)

日期: 2017/11/17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 0% 貴了! ( R > 15%)
ROE: 10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1% (< 80%)
NAV: 25.1

購買價格: 53.0

筆記:
正新是橡膠業相關的景氣循環股
去年台橡來不及入手已漲
趁正新財報不佳先入手一張、預計在53元可建立一些部位

假定未來ROE回到20、淑價為$54.1
假定未來ROE僅回到20x70%=14、淑價為$33.5

Mike評論:


[2017/12/07]
加碼一張正新@$51.3


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

種樹-IX

IX

日期: 2017/10/16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

R: 17% ( R > 15%)
ROE: 12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-112% (< 80%)

購買價格: 85.95

筆記:


Q4 為GDP低點、follow Mike's trades, 剛好目前身處沖繩、兩天後也是要租Orix的車。
盈再表ok就跟了!
目前美股持股比例67%

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

種樹-華固[Ian]

華固(2548)

日期: 2017/10/12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 19% ( R > 15%)
ROE: 17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4% (< 80%)
NAV: 49.3

購買價格: 68.4

筆記:
2017Q4為低點、想增加一些營建業持股比例、
預測房地產明年落底盤整(證據? 政策、股市、利率?)。
但不以持續持有潤泰新為營建股主力。(分散風險)

目前總持股89.24%

種樹-華固

華固(2548)

日期: 2017/10/12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 19% ( R > 15%)
ROE: 17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4% (< 80%)
NAV: 49.3

購買價格: 68.0

筆記:
華固是我初試盈再表的候選人之一
2011/08/03 以$84.6買進、$74.6賣出、虧損$11943
2012/02/24 以$74.9買進、$75.5賣出、獲利$674

這次期待是掌握了盈再表的精隨
2017Q4為低點、想增加一些營建業持股比例、
預測房地產明年落底盤整(證據? 政策、股市、利率?)。
但不以持續持有潤泰新為營建股主力。(分散風險)

目前總持股56.85%


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

2017 Q4 為低點

GDP 年增率

2017
Q1 2.60%
Q2 2.14%
Q3 1.87%
Q4 1.66% *

2016
Q1 (0.64)% *
Q2 1.02%
Q3 2.37%
Q4 2.98%

2015
Q1 4.04%
Q2 0.57%
Q3 (0.8)% *
Q4 (0.5)% 


持股比例
持股比例顯示貴了!



目前持股約五成
繼續觀察中
等2017 Q4 決定!

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

洋果子-AZO

AZO

日期: 2017/07/12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

R: 16% ( R > 15%)
ROE: 無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18% (< 80%)

購買價格: 498

筆記:

Q3 為GDP低點、美國零售業跌得很慘、此時先進場買股、但通常低點還會有低點、跌20%後再加碼。AZO好處為不配息持續回購、買到淨值為負、是不跟股東借錢就能賺錢的好公司。(我也不必忙著辦退稅XD)(後來發現Mike也有跟買了AZO 20股@502.45元)

2017年5月26日 星期五

種樹-勝悅KY

勝悅KY(1340)

日期: 2017/05/18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 19% ( R > 15%)
ROE: 17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 10% (< 80%)
NAV: 50.2

購買價格: 46.0

筆記:
勝悅並不符合3秒鐘原則 (不是龍頭 or A咖)
也不符合董監持股原則: 0%
判斷上似乎也受到殖利率(大錯誤的觀念呀...)的牽引
萬點之上的台股的確讓人很手滑
聽名牌絕對不是能長久的做法、謹慎!

目前總持股63.87%
帳面報酬率約13%、加總去年股息報酬率約15%


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

種樹-中航

中航(2612)

日期: 2017/02/18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R: -2( R > 15%)
ROE: 3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116(< 80%)
NAV: 51.2

購買價格: 33.9

筆記:
表面看起來這的確不是智慧型投資人該選的股票
但我們來看看裕民的盈再表

R:  ( R > 15%)
ROE: -4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 2175(< 80%)
NAV: 27

景氣循環股真的很難
原物料回溫後才輪到航運
若我不是從2011年即持有裕民、現在哪會關注到中航呢?
我以以下的理由決定購買中航

1. 航運股谷底回升、若裕民是可持有的、沒道理中航不能 (以常利來看更是唯一不虧損的航運股)
2. 此檔為同事間玩笑話分機選股、專精技術線型的同事所推薦。大家同步買進後我想證明、我的獲利跟方法會是優於技術線型的指示。

但此我也反思、技術線型派同事所報股票、為何能在一個禮拜內就真的發動漲勢? (當然也有錯誤的預估)、難道了解一些線型也是必要? 科斯托蘭尼相信心理面的支撐跟壓力、Mike 看起來以前也很會看線 (只是沒再進步過)、線型搭配盈再表的例子似乎有鑽全跟美利達。

反過來想、永遠要反過來想
1. 不搭配線型的缺點: 資金被迫停泊 (有時必須考慮轉換到R更高的股票)、但有股息可減輕缺點、如我2015年的持股(中租、富邦、鴻海、潤泰雙雄)、我並不感受資金被套的缺點
2. 搭配線型的缺點: 可能會刪除具內在價值的股票、而錯失暴漲的日期

第一點缺點可忍受、第二點缺點無法忍受、理論上要無視線型

3. 加碼判斷上呢? 如GNC & GILD的加碼 (目前大虧損)、如WFC的加碼時機 (因此翻正)、若搭配線型會比較優異嗎? 還是重點要去思考的部分呢 (然後只要低於80%就再加碼、勿超過總持股10%)? 這點我還未有定論

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

洋果子-LYB & GSK

LYB

日期: 2017/01/05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
R: 26% ( R > 15%)
ROE: 47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13% (< 80%)

購買價格: 88.19

筆記:

看到同學tourismw報明牌、我原料股僅有BBL一支、PSX沒買到後就一路狂飆追不上了、雖然持股已經54%、但還是多冒兩支風險股。
我對於全球最大很沒有抵抗力 XD

Worst case:
ROE:34
R is only 14%


GSK

日期: 2017/01/05
盈再表: 
(來自巴菲特班-Mike)




R: -30% ( R > 15%)
ROE: 23% ( ROE > 15%, 金融業看配息率 > 20%)
盈再率: 11% (< 80%)

購買價格: 39.2

筆記:
GSK 為大型醫藥股、其實下這個單我滿掙扎的。
1. 現為GDP年增率高點
2. 持股比例已滿
3. 盈再表並沒有顯示GSK有投資價值
4. 2015Q4 & 2016Q2 皆虧損、我甚至無法從PE ratio 去判斷
5. 美國政治環境不利醫藥廠

這是一個險棋、算是自行撈底
從過去5年的股價判斷這是低點
還有GSK應該夠大到不會倒
2014年Mike自己也買在56.31
(越講越心虛、感覺就是貪便宜而買呀@_@)